注册 | 登录 | QQ登陆 |

内蒙古岱海湖北岸现代沉积体系研究:冲积扇—辫状河—三角洲组合特征分析

时间:2025-03-26人气:-


研究选址

研究盆地边缘斜坡带的沉积体系,选址得当至关重要。内蒙古岱海湖北岸便是个极佳的选择。此地不过7公里,便形成了山前冲积扇、砂砾质辫状河和三角洲的组合沉积体系。这就像一个自然的实验室,便于研究者近距离观察和研究,大大节省了研究的时间和精力。

研究方法

实地考察与无人机技术融合,是本研究的核心策略。实地考察使研究者直接体验沉积地貌及现代沉积特征,收集原始资料。无人机测绘则能构建三维地貌模型,例如在研究辫状河时,借助它获取心滩的几何尺寸和海拔信息,为总结体系特性提供数据依据。

坡度分区

山脉至湖泊可分为三个坡度区域。A区、B区和C区的坡度分别是3.42°、1.71°和0.99°。在这些区域,由于坡度的差异,形成了不同的沉积物。在A区,由于坡度较大,形成了冲积扇;B区坡度适中,形成了辫状河;而C区坡度较小,沉积了三角洲。这样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坡度对沉积形态的影响。

沉积特征

三角形辫子_三角洲发型_辫状三角洲

研究区北部的山脉周围,冲积扇展开,位于山前的平原上,形状像舌头。它的产生与陡峭的坡度有关,快速堆积造就了独特的形态。在B区,辫状河、宽阔的山谷和冲积扇相互对应,而且随着坡度的降低,心滩的尺寸减小,河床变浅。这表明坡度对辫状河的形状和大小有显著影响。

模型建立

依据前述理解,我们能够构建一个以地貌坡度为前提的“冲积扇、辫状河、三角洲”沉积体系发展模型。这如同绘制了一张地图,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变化过程。该模型融合了多种数据和特征,直观地呈现了沉积与坡度之间的联系。

实际应用

在辽河东部凹陷斜坡带,针对古近系地层,我们采用了沉积相模式进行研究。该区域古地貌特征相似,借助三维地震数据,我们重建了古地貌,并获得了斜率等关键参数。将这些参数与模式相结合,我们刻画了沉积相,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方向。这就像找到了一把钥匙,为我们开启了该地区油气勘探的新篇章。

你觉得这样的沉积层分布规律还适合用于哪些地方?欢迎点赞转发,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看法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本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
上篇:淘宝招募十万种草达人,每月保底5000元,躺赚推荐好物的机会...

下篇:探索百慕大三角的奥秘:世界最神秘海域的详细解析